-七月流火,天上星火焱焱像是燒起來的光螢,一整面一整面鋪蓋在平靜的海面上,冷火般的光流在台東的海上。-
自然力量點的旅行:自然祭壇與守門者
Travel through natural power space:Altars and keepers
很久沒有跟夥伴去旅行了,一個人的旅行跟一群人的旅行截然不同,一個人可以隨心神遊,可以少點計劃多點隨意,可以隨著能量線的移動而前往,也可以任意看著浮雲捲轉而停留。一群人的旅行有很多音樂與聲音,有很多想法與討論,有很多笑聲與可能性,既要有計劃也要隨著大家能量變化而調整行程。
我自己做過幾次環島旅行,隨著鐵路與公車移動,去過的舊處會常常拜訪,每一次增加新的地方去走走。一次旅行對我來說不只是一個身體的平行移動,更是精神的垂直移動,當我們走在旅行的路程之中,往往會因為精神的放鬆而讓過往的舊經驗與回憶浮現出來,然後有機會看著這些浮現這些重映,你會知道在這些年裡自己究竟放下了多少或者藉以為資糧而著實成長,當然也可能發現自己還緊緊抓著什麼不放。
我喜歡的旅行是跟隨著自然祭壇移動的,也有人稱為能量點或靈場,這些自然祭壇出現在大自然的造化之中,幾塊石頭排列的精準幾何圖形,或者是隱藏在岩洞或峭壁/海邊/山林之中的力量點。他們往往都有吸引人的特質,因為不斷釋放著強大的力量,如果條件適合也常常被人當作是建立神社廟宇的風水地,進而成為人為的祭壇,或者是半自然的人為祭壇(像是一些隱藏在山洞或是岩壁中的小廟宇或神社)
而在每個自然祭壇附近,也幾乎都會有一個KEEPER,成為掌握開啟力量世界的開關。如果能夠辨認出這個KEEPER也就能夠比較順利找到該區域的力量點,因為力量世界會被催化而展現出來。通常KEEPER都是在該地方特別突出的自然物,像是樹木或石頭,可能是在山入口特別奇形的樹木或者是形狀特別突出的石頭,要辨認出KEEPER需要一些練習,利用巫師之眼看見能量的流動,而KEEPER也常常因為掌握特別多的力量而顯得有些不同,曾經有看過KEEPER就是一群針葉樹林中唯一的闊葉樹。
KEEPER的角色也很像是人為祭壇中的鳥居或牌坊或者守護獸像一樣的角色,維持著物質世界與精神世界之間的帷幕,只是自然界中的KEEPER需要透過簡單的聯結儀式來解開那股力量。或許你也看過一些原住民巫師或薩滿進入山林之前或者前往海邊之前就會先在不遠的附近找個大石頭或是樹下進行祈禱奉獻儀式,打開一個力量世界入口,從這入口進入將會體驗到截然不同的能量感。就算同一條路已經走過上百次了,但是透過力量世界的開啟而進入將會提升五感與敏銳度,就算力量點是在名勝景觀地,但是如果可以先找到KEEPER存在而揭開力量世界的帷幕面紗,一切都會變得很不可思議以及有趣。
然而,因為人為因素造成地貌改變,或者是天然災害造成環境變化也可能讓自然祭壇力量轉移到更適合的地方,也可能是更隱藏而顯為人知的地方,有些甚至就隱藏在山洞之中了。當然KEEPERS也會轉移,而有些破壞嚴重的自然地也可能完全佚失其能量,最後成為寸草不生或者極為乾萎地貌。
這次,我們就發現花蓮七星潭的自然祭壇已經轉換了……
星星的祭壇
Altar of stars
當我們一行人搭著普悠馬號一路向東,我其實處在感冒的徵兆之中,想著這個旅行大概是一場排毒之旅了,感覺到身體正在能量衝突與翻騰。大概是七月之前密集工作帶來的副作用,也正好在旅行之中快樂並痛苦著吧。
辦好租車事宜後,簡單午餐後前往勝安宮,在過程中一直覺得自己好像走在雲霧裡麵,大概是因為身體狀況的影響,所以好像所有的訊息不斷地流入。我想這趟旅程應該是一個改變的旅程,一個調整我們對於生命觀察方式的旅程。
結束就前往七星潭,關於七星潭之名有兩個傳說,據說這名字來自于日據時代時因為填湖政策而讓原本七星潭處居民遷居過來,所以也就被稱為七星潭。另外則說是因為沒有光害而容易看見星星,因此得名。而七星潭身為海陸之交的海灣區,如同一個月牙形狀,也隱藏了一股力量。有關於星星月亮與海洋的,向東的這片海灣迎接了月亮與星星的誕生,每天都見證了星辰的重生,當然太陽也是。
但是近幾年的人為開發,有許多設施與道路逐漸開通,遊客也越來越多,地貌也有些不同了。當我們一行人步行進七星潭時,發現原來的KEEPER已經不在了,我想那大概原本找到的三角形祭壇大概也不復存在了。果然已經不存在了,但是還好我找到可能的KEEPER向他遙祈,希望能夠找到新的力量點。
果然原本的自然祭壇已經消失了,海灘上滿滿的都是遊客,感覺到整個區域的力量也變得混亂許多。我撒出一些事先準備好的香草,看著風勢的變化在心裡草占著整個海灣的力量變化。一股力量引導我不斷往前走,在高燒的作用下彷彿所有的空間都稍微扭曲了一下,這些扭曲的視覺有了共同的交點。此時好像聽不到其他聲音了,因為力量的通道已經開啟,而我的選擇是往前。
走下海灘時,已經接近海灘的盡頭,這時候我想起出發前一週自己做過星光體旅程,在旅程中已經發現自然祭壇移動到更隱秘的方向,當時看見的景象與現在如初一徹,只是還是需要實際尋找出自然祭壇的位置。
突然視覺聚焦了,在幾塊白色的石頭上,五塊大白石半露出沙灘,圍成圓弧形。但是這並不足以確定,因為通常聯結大地與海洋的祭壇會在海裡也出現徵象,正在尋找正有力的徵象時,看見在五顆大白石為成圓弧的中心點往陸地方向正好有一個三角形白石露出,往海洋方向看去,也有一個三角形白石半掩在海裡。這七顆白石是附近唯有的白色石頭,形成箭矢滿弓的圖案。
海洋母親
Mama cocha
於是我們將要祝福的海洋寶石們放在海貝中,將海貝安置在地上海中的兩顆白石之間,與五顆白石形成的弓身聯結處。開啟神聖空間然後呼喚海洋與大地母親,當我們一做完海洋的藥草奉獻,一股大浪瞬間撲上來,淹過海貝帶走幾顆琥珀(海洋黃金),我想這或許是海洋母親接受我們的奉獻了,剩下的海洋寶石我們帶回臺北搭配在烏鴉老師的課程之中。
大家嘗試在這過程裡連結海洋的力量,而我感覺到海洋力量進入到身體之後,我想應該會有一番調整,身體心靈的大調整。
結果,在我們一行人一起關上神聖空間並感謝大地與海洋之前,海浪再也沒有一次來到我們放置海貝的位置(我能說她是故意的嗎?美麗的琥珀珠啊……)。當我們正式關上神聖空間,海浪一鼓作氣將所有海鹽與藥草帶走,完美的完全奉獻達成。
而我們回到花蓮市晚餐,當天晚上我汗濕了兩床被子,全身不斷冒汗但是精神不可思議的清醒著。第二天早上醒來,長了人生第一次如此嚴重的單純性皰疹,蔓延在我的左唇上方。
一直以來我就偏重使用左脈的力量,這次的反應也與一年多來不斷進行能量工作需要大量使用月亮之眼有關係,而這次的清理過程讓自己感覺到左脈正在利用身體之中的水能量進行調整,不斷排出攜帶負能量的水。感謝海洋母親,我們的血與愛,與我們的靈魂一起游動。
那天晚上,我夢見了在海洋中游泳的狼,帶著我在海中潛遊。從來沒有這麼清醒的清明夢,一邊發燒著出汗,一邊做夢而且告訴自己正在做夢著。我從來沒有與狼的力量連結在一起過,在與我合作的力量動物裡也沒有狼的出現,更何況是會潛水的狼。在夢的最後得到了關於未來的啟發,有關於明年的步伐與計劃,還有關於同行夥伴的力量狀態改變。這些訊息在第二天與第三天晚上的抽牌活動中得到證實,夥伴P與夥伴H都各自被不同的女神力量認同了,也展示在他們所抽得不同牌卡上。
上下部世界的捷徑
short cut to upper and lower worlds
早上前往花蓮慶修院,雖然力量沒有被破壞但是卻因為過度商業的包裝而失去了神聖寧靜感,有時候真希望台灣人面對這些文化遺產的態度不是過度包裝,而是可以了解感受到:保持它原始的狀態其實才是真正吸引人的部分。(要不然大家都去熱氣球博覽會或者童玩節就好啦,我不是故意要批評這些活動,只是這些活動的宣傳裡面也真的完全與文化接軌不上)
離開花蓮,一路前往台東,我精神的母鄉。在大學時代真的很幸運來到台東,讓我三不五時可以騎著機車往山裡海邊跑,也接觸到更多尋找自然祭壇的技巧與可能性。
首先就是要前往三仙台,大學時代自己也會常常來的地方,在別人眼裡或許這裡是一個名勝景點,但是在我眼裡他也是台東最大的靈場之一,在這裡常常會看見原住民巫師或者是一些靈修團體留下的痕跡,有時候會看見一些檳郎完整擺放在某些力量點處,還有幾根香菸或是鮮花。
三仙台被稱為三仙台是因為民間傳說呂洞賓/何仙姑/李鐵拐在三塊島上巨石上留下腳印。而在原住民傳說裡面,據說有守護神藏身在巨石之間。而在大學時代進行田野調查時,曾經有靈修團體與原住民老人不約而同提到三仙台是一個類似彩虹橋的能量點,讓良善的靈魂順利生天或者回到大地之中。因為三仙台海蝕地形非常複雜,也常常有海相不佳造成的危險可能,所以肯定要避開過於危險的區域。
我非常喜歡三仙台的原因之一是合歡洞儼然就是短程練習感受下部世界通道的方式,我也常常將這漆黑的小小通道當作是進入大地之母子宮的冥想練習,走入子宮進而重生的感受練習。另外一個原因是在這裡有一個向上提升的跳板,三顆直線的大石頭朝向正東方的海面跳躍而去。
我們這次一行六人依照星座分成風象組跟火象組,我準備了不同的藥草,兩組分別去向自己感覺有力量寄存的力量點奉獻,撒上一點藥草進行感謝,然後拍照下來。其實這樣的練習無關於對錯,只是希望大家打開自己的感官,信任自己的感覺,其實所謂的力量點也是屬於個人的,當自己認定為是力量點時其實也是像自然力量展開的過程。
當我們分頭進行,我屬於火象組,帶著唯一的組員先向KEEPER致敬,三仙台對我來說有趣的地方是在於小小的島上但是有很多不同形式力量的存在,需要非常尊敬而且臣服,這些力量也都很活潑,雖然是觀光景點但是卻不會因為沾染人氣而過度低落,可能是他的位置還是在海上的關係。
三仙台就像一個能量入口一樣,透過石頭的轉化力量而讓靈魂洗滌磨光,進而透過向上的跳板,輕盈走上彩虹橋。人生一場難免稜稜角角坑坑巴巴,但是在三仙台海洋與石頭的勻化拋磨之下,轉一圈近一個小時的路程總是讓人感覺蒙璞的外皮能越來越顯光。
當我們各自繞了一圈,風象組也找到了一個力量點,這個力量點對我來說與聽覺感知能量有關係。過去我連結這個能量點時是感覺到後喉輪的共振,一直以來聽不懂雙關語跟別人玩笑話的我,好像能開始理解我所聽見與別人想要表達的不同。夥伴P又帶著風象組去找到向上提升的跳板,請原諒我還在微微發燒中,當我們離開三仙台,我感覺我的身體已經找到陰陽平衡,嚴重的單純性皰疹也開始收乾縮小。
晚上帶著夥伴去吃便宜又新鮮的富岡漁產,然後在初鹿半山腰上的民宿看著滿天星斗,這個晚上我們抽了牌卡,來了解這趟旅程對我們各自生命的意義,我看見了陰陽的撞擊與決鬥還有梅林的暗示,也看見了自己身上永不放棄的麋鹿精神,看見目標知道自己永遠有不缺乏的資源然後向前行走。
月海之火
Fire with moon wave
旅行的力量來自於移動,身體的平行移動過程裡,精神則是垂直的移動,至於靈魂才有能力找到它旋轉不止的真實軌跡。當我們旅行之中所觸動的情緒與回憶都必須小心仔細擦拭,合宜放下時他就會隨著海洋或流水逝去或者乃至于一座聖山或聖木同眠。我們的放下不是遺棄,而是讓他與大山大海同化而腐殖為心田一方新土,當相似的經驗調頻相觸時,種子倏然成花,花乃綻放于泥上的繁華。
經過了初鹿牧場之後,抵達台東的凌霄寶殿,擁有全視野台東海洋與都市的絕景,就算不來拜拜也可以來看看風景。凌霄寶殿的回憶將我拉回大學那一年因為無意中發現了圍繞在夥伴H身邊的陰謀,與玉女三公主結緣。後來夥伴H才告訴我真的有一處道廟將玉女三公主奉為主神,而且就在我當時居住的台東。那時候我心裡面大概演了幾十次瓊瑤阿姨的“我不聽我不聽”,最後還是來拜會這位神靈。(後面有一些故事就不提了,很私人也太太玄奇,超越本頻道尺度,是說好像也已經寫得很離奇了)
原本原定計劃是晚上在海邊進行火祭,但是一下午的雨讓我想沙灘大概都濕了,所以帶著夥伴們在海濱公園看看新的寶桑亭(恩,很有科技感,但是我比較喜歡舊的),但是實在感覺海洋在呼喚我們,所以就帶著一群人來到海邊的另外一個方向,之前台東朋友S向我分享可以進行火祭的地方。
撥了個電話給S,她小姐知道海灘很濕有點失望但是還是決定不放棄,帶了一堆紙資料過來,非常感謝她的協助。當S到的時候我們已經用WICCA的方式點起蠟燭放上藥草,在一群人七手八腳的努力堅持下,終於將火生上來,圍著火堆聊天聽歌,看著天上的星星而我則不斷對海洋母親說話,等待著月亮升起。
然後月神先向海洋鋪出金粉,一點點金銀色光從海面上慢慢湛開,暈出一條白色天馬開出的光之道,從海之浪潮到天的夜幕上。金光待橘的月亮升起,慢慢的轉成銀色,月光像海上燒起來的金色之火,我們在海灘上燒著生命之火。七月流火,天上星火焱焱像是燒起來的光螢,一整面一整面鋪蓋在平靜的海面上,冷火般的光流在台東的海上。
當我們回到市內民宿,梳洗完畢,各自問下個旅行的建議以及這次旅行是與哪個女神連結。我傻愣著看著NEMETONA這張牌,Sacred space,建立或追尋聖地。這是古老凱爾特女神,活躍于高盧一帶,在現今法國跟羅馬一帶還是可以看見她的信仰足跡,像是像洞窟奉獻就是了。因為她是隱身于洞穴或石窟或山楂樹間的精靈女神,掌管信仰所以及神聖自然祭壇的力量。而我下個旅行點出現的是我計劃在秋季前往的京都稻荷神社,真是太有趣了。也感謝女神協助讓我們一行人完成這次旅行,一路上我們吃了啥就不提了,還蠻多好吃的東西。等我回到臺北身體已經好全了,就是單純性皰疹還沒有好,我想當他好全的時候也是排毒完畢的時候了。
感謝所有相伴的夥伴們,有很多舊回憶已經成為散落海灘上的星星,而我們也一起編織新的一片星空。相信透過牌卡訊息也真的有很多驗證,相信旅行的力量也將會在未來展現。
特此感謝台東亦師亦友S小姐,還有在花蓮跟我們一起的第七人J先生!
*這是我的個人現象場,不喜歡歡迎轉台,但是不歡迎隨意評論。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