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諒別人前先寬恕自己 .

原諒別人前先寬恕自己

 "原諒別人的過錯!","愛你的敵人"

  在這個時代之中,我們不斷被這樣類似的訊息教化著,新時代或是各種靈修思想之中更是不斷強調著原諒別人在自己身上造成的創傷,原諒我們在過去經驗中因為外在事物所累積的各種負面情緒的能量:憤怒、悲傷、無能、憎恨以及噤語等等,但是我們做到的往往只是說服自己原諒外在人事物。

我們的意識不斷的被灌溉這樣的訊息以及這些神聖的語言,很多接觸這樣概念的人,便不斷的希望將自己形塑成符合這種期待的類比聖人形象。於是越來越多被各種外來攻擊能量的人們,不管是在自願或是非自願的狀況下,背著原諒他人與感化他人的責任,不斷承受內心產生的抗拒與反感,強迫自己接受各種不甚公平的待遇,卻只是不斷的囤塞在身體之中!在這種狀況之下是很難發現自己已經接收過多不屬於自己的負擔,更令人難過的是還要不斷用"同體大悲,慈憫眾生苦"這樣的概念強迫自己將所有的情緒吞入腹肚,且在"類比聖人"的形象之下持續接收其他人的負面情緒。

這些神聖的教誨以及期待並不是過於高深或是有誤,相反的那是極為珍貴的語言與思想,因為我們都很清楚"知道"唯有愛與和平,才是宇宙之中最強力的和諧,而愛與和平正建立在同理寬恕以及慈悲智慧,追求自己提升靈魂良善與覺醒程度是一件極為美好的事情,世界宇宙以及所有生命都會因為發了這樣的心而齊喜。

  只是,在原諒別人之前要先學會寬恕自己。

誠心面對自己的過錯,並且尋找出形成過錯的原因,並且發心寬恕自己當時的錯誤,誠摯的進入當時進行這樣事情的當下,自己內心中所有複雜甚至隱沒的情緒,以同理心的角度去面對自己,認真的分析整件事情對外在與內在環境造成的傷害以及形成的原因之後,對自己說一聲~我知道我的錯誤在哪裡了!從此將自己與類似事件抽離,因為你知道自己的行為有缺失,但是這樣的你是需要被自己寬恕的。

往往人類都會將所有的問題綁在自己的身上,所有的過錯都建立在"因為我是怎樣的人,所以得到這樣的結果",卻忘記將問題與人本質作分化,很多精神與現實的問題其實發生於社會建構出來的價值,那是一個看似正確卻又謬誤脆偽的結構,如同同性戀者往往制陷在罪惡感與骯髒感的窠臼,但是如果外化問題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許可以發現這是傳統價值的重量,讓更多同性戀者強化這些負面情緒之後,甚至否定本身追求感情的權力,反向取代之後就成為肉體與迷幻的走屍。這種類似的狀況亦出現於許多家暴受害者,甚至性侵害事件受害者身上~不斷告訴自己去原諒,卻加深自己有罪的心靈枷鎖。以為"原諒"之後就可以遺忘甚至解脫!

但是,我們很確定當外在事物對我們造成衝擊的同時,不僅是在認知的層面上,有更多是反映在心靈能量的領域裡面,我們卻不自覺。因此如果沒有先學會寬恕自己,又怎麼能夠真誠的去原諒別人,如果不能真誠用寬恕的心去體會自己的愧疚與罪惡感,又怎麼可能用慈悲的心去原諒別人造成的過錯或是傷害。久之,是不會真正快樂的,因為時刻都必須提醒自己"原諒"別人,卻沒有完全消融負面的能量,往後的日子可能在某種因緣成熟的時機,藉由類似事件或是人物形象,不可收拾的爆發出來,對自己以及別人造成更大的傷害。

因為過於強調的假性慈悲與強迫自己發揮同理,會造成頂輪的失衡,誤認壓抑為愛護,這股壓力會竄流到眉心輪以理智的意識活動否認並且抵制身心靈反映出需要即刻的舒發,甚至讓喉輪欲開展解釋跟表達意見的能量淤滯,更可能讓太陽神經叢輪捍衛生命自我意識的能量扭曲成團~這樣的狀況下,下次遇到類似的狀況時,別人若發動攻擊性的意念能量,心輪強烈感受的負面情緒就無法順利經由這兩個脈輪疏導。試想,日積月累之下臍輪的生命勇氣能量以及海底輪生命源頭的活力勢必變得傷痕累累而虛弱灰暗,這樣的狀況可能使人藉由私底下的犯罪行為或是過度的性行為甚至不正常的性行為以及無意識的暴力等反應來發洩!這樣的人們可能換不斷感覺到需要更多慰藉,需要更多性,需要更多睡眠,卻不斷感覺身心處於疲憊不已的狀態~那是因為身心靈的能量早已被強力制約的假性慈悲壓垮了!

我想當初那些神聖的教誨產生,並不是因為這些聖哲覺者希望人類壓抑自己內心的感受,而是遭遇負面能量甚至帶有攻擊性能量的時候,先不要急著全面反擊,而是運用人類敏感的觀察力與感知去同理感受對方在這樣的時空之下如何做出這樣的反應,也許我們沒有類似的經驗歷程,也沒有同樣的思維模式,但是我們與對方都會有同樣人類最微妙的同理心,當我們誠懇的希望和平解決問題而傾聽的同時,相信對方也會有所覺察。當我們做到緩行反應之後,並不是將我們的想法吞回肚子裡,而是懷抱著先前同理的心情,思考自己不受傷害,對方也許願意考慮的態度,將自己的想法以及情緒托出,這個動作也許無法當面作出來,因為當事人也許無法懷抱相同心情去進行溝通,但是這並不能以時間作為隱忍藉口,是必須清楚表達出來的,而且最好與當事人。

會出現這篇文章是因為很多諮商或是心理治療法,都是藉由投射尋求諮商者心中的加害者形象在某一個人(諮商員)或是物體上面來進行的,就是希望達到解開尋求諮商者心中的創傷,但是效果往往要一段時間才能看出來(包含諮商者與當事人之間的關係),與其如此不如當自己認為受到委屈或是不公等等負面情緒的同時,經過寬恕的程序,與他人作溝通。

因此在學習寬恕原諒別人之前,必須先學會寬恕自己,看清楚問題核心是在自己的本質或是外在環境,之後才能經由同理寬恕的程序,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之中,真正寬恕別人,而不只是隱忍!

發表迴響

Create a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com Theme: Baskerville 2 by Anders Noren.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