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間來到二月份的時候,也是立春開春的季節,整個大地就像是正在準備回復到春天的狀態一樣。在北國積雪未清,但是卻也稍微能夠見到太陽,在北半球都會感覺到春天即將來到的氣息,這種氣息也讓人感覺到一絲溫暖。
在巫師的年曆裡,二月份是一個萬物生長的領頭月份,在這個月中有著美麗的傳說--聖燭節(IMBOLC),據說這個字來自於羊奶,意思是在這之後母羊開始生產,也能夠提共乳汁,代表人們又可以逐漸過著豐盛一些的日子,不畏風寒霜重。聖燭節就象徵著一種希望的力量,在寒冷的冬天之中點上希望的燭火。
二月的聖燭節受到巫師們的重視,認為這一天太陽重新回歸到大地之中,讓大地有機會獲得生機,象徵重生以及新機會,所以許多巫團也會選擇這一天當作是入團儀式的好日子,代表生命重新開始並且獲得嶄新的力量。
中國的春節以及日本的節分也都代表除舊布新,並且獲得新生命的意味。
為家庭提供溫暖與保護的灶神--維斯塔/赫斯緹雅
在希臘神話之中,也有一位女神守護人類生命之中的光明與溫暖,從來不離棄人類,儘管居住在尋常百姓家中,卻依然能夠發揮神威,守護一家的幸福能量,那就是女灶神--維斯塔/赫斯緹雅(VESTA/HESTIA)。掌管萬民家事的赫斯緹雅是克洛諾斯(Cronus)和瑞亞(Rhea)的女兒,宙斯和赫拉的姊姊。阿波羅(Apollo)和波塞頓(Poseidon)都曾想她求婚,但她發誓終身不嫁,以保持少女的貞潔,所以她總是將自己披上黑紗與老妝。就連她的女祭司也是要終身守貞,如有違抗就只有活埋了。
據說她原本是十二柱神之一,但是在酒神戴奧尼索斯(Dionysus)出現之後,她自願退位,從此之後留下的神話也就只有極少數。宙斯考慮到她要有個棲身之地,就答應讓每個家庭都給她一個席位,讓她成為眾人無可取代的重要神靈--灶神。
爐灶燭火在家庭之中是極為重要的存在,上至君王下至百姓都需要灶火,而希臘羅馬婦女也習慣將當日每餐的食物敬獻一份給灶神,讓她傳遞給天上眾神。於是赫斯緹雅離開奧林匹斯山後,進入每一戶人家,也保護每個有爐灶的家庭;她不僅是灶神,也是家庭之神。火焰就是她的存在,也是家庭永續、穩定和睦與繁榮的保證。而在古代,祭壇上的火由大祭司點燃,他們的後代有義務讓燭火繼續點燃下去,因為燭火的熄滅意味著人種的滅絕。而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的爐灶,每個城鎮也都有自己的祭壇;祭壇上的火象徵著這城鎮的生命,每當一個城鎮的人到新的地方建立殖民地,聖火也就伴隨著這些勇敢的移民到別的地方去。
所以維斯塔/赫斯緹雅也就象徵所有巫師家中的祭壇之火,在歐洲也傳說只要將家中的壁爐點燃,邪惡的力量也就會被火焰吞噬,或被拒絕於門外。這都要歸功於女灶神的功勞,畢竟她原本就是十二大神之列,法力高強不在話下,而她願意保護人類的心也由火焰來傳遞了。因此這個二月的新月,家中爐火重啟,中國人也在春節之前送灶神上天,都是一種除舊佈新並且承先啟後的意義。
【新月儀式能量石】紅玉髓及紅石榴石
這個月要帶領的新月儀式在思逸SEER的調整之下,也帶入了寶石的力量;寶石就是大地之中的永恆種子,不同的寶石具有不同的意識頻率。
在二月新月儀式中,我們使用的是紅玉髓以及紅石榴石,都是能夠帶來溫暖人心力量的礦石。
「在精神層面也能夠有令人復活的感受,不管遇到多大的打擊或者情緒有多沮喪,光玉髓都能夠令精神力再生,重新提起生活的勇氣。在古代基督徒以及埃及人心目中,光玉髓是能夠阻擋邪惡力量並且帶來光明之力的重要守護石,它能夠消除沮喪以及悲傷等令人低落的能量。」
~摘錄自2013思逸SEER出版新書《能量水晶療癒全書》
維斯塔/赫斯緹雅女神的新月聖石冥想儀式
【日期】新月當天及其後二日,共三日
【時間】看見月亮的時間,或天黑之後(請避開月空時間)
【準備工具】
- 月亮的象徵物(如月亮的照片、圓球狀的燈)
- 銀色或白色蠟燭兩個(有些流派也會準備金色蠟燭,尤其是教團裡有眾多男性時)
- 一碗清水(月神的聖水)
- 一杯牛奶(也可以準備沒有裝飾奶油的蛋糕;如果沒有牛奶,傳統會使用紅酒)
- 白色玫瑰花
- 一塊沒有內餡的海綿蛋糕或起司蛋糕
- 一顆紅石榴石/紅玉髓
- 個人儀式道具
【儀式流程】
1. 選擇一個無人打擾的空間,最好能夠看見月亮,如果有困難也可以使用月亮的象徵物。請準備一個祭壇,將準備工具擺放到祭壇上,擺放方式隨自己喜好即可;思逸Seer自己的習慣是將花放在祭壇前方中間,銀色/白色蠟燭放在花與自己中間,其餘物品擺放方式沒有規定。
2. 使用微涼的水清洗臉手(單人操作可以用微涼的水沖澡或擦澡)
3. 利用薰香或是鹽水淨化空間,可以點燃適當的薰香。
4. 團體眾人入場前先利用水清洗臉手,淨化身上能量,這是一個充滿內心能量的儀式,特別需要讓自己感覺到安全與放鬆。
5. 祈請四方的守護者,點燃四方蠟燭,建立神聖空間(請參閱祈禱文一)
6. 祈請月之女神以及當月女神,點燃象徵月神的蠟燭,想像待在月光照耀的聖圈之中,也可以順時針站在原地,想像指尖發出白光,旋轉身體用月光保護住整個空間。(請參閱祈禱文二)
7. 新月聖石冥想儀式
眾人圍成圓圈,使用自己的寶石,呼喚月亮的女神帶領我們走入她的森林花園。
- 女祭司/祭司吟誦新月女神祈禱文(請參閱祈禱文三)
- 眾人一起吟誦新月女神迎接文(請參閱祈禱文四,如果是單人儀式,可以省略這一個步驟)。
- 進行月神森林花園的冥想感受,走入森林之中,學過薩滿而且知道自己力量動物的夥伴可以呼喚力量動物一起前往。
- 感受身邊的一切都成為森林,氣味與聲音都改變了。而我們一起走入紅石榴石/紅玉髓的大門之中,在聖殿裡靜坐片刻,感覺手上的紅石榴石/紅玉髓轉化,飽含月光的力量。(約10~15分鐘,可以使用音樂輔助)
- 以榮耀新月女神的心情,隨著祭司的引導或音樂的引導回到現世。
8. 雙手高舉聖石(以雙手大拇指與食指拈住),接受月亮的能量,將她迎回身體之中,並請深呼吸,感受身體之中的陰性能量流動。(也是畫月儀式的一種)
9. 藉由當月主題女神或神聖月份的力量,進行交流,分享生命經驗,並且給予對方一切祝福。(個人則思考當月的議題,並進入與女神連結的冥想,此步驟也可以放在最後)
本月主題女神為維斯塔/赫斯緹雅(VESTA/HESTIA)女神,她能夠為我們守護神聖空間,守護我們的祭壇之火,讓我們重新走入生命的溫暖能量之中。她教導我們謙虛與包容的重要性,讓我們學習如何與家人相處,並且建立愛的家庭。
10. 請女神祝福於牛奶,彼此分享牛奶,也可以搭配無裝飾蛋糕食用。(請參閱祈禱文五,單人操作還是要請女神祝福食物喔)
11. 彼此給予對方女神的祝福,利用白玫瑰沾水,輕輕點灑于夥伴的身上。(單人請自己操作)
12. 感謝女神,感謝四方守護者,送返它們,深呼吸穩定能量。(請參閱祈禱文六)
13. 熄滅蠟燭,淨化場地。
附錄-祈禱文
祈禱文一
北方的守護者,大地與守護的力量,請與我們同在
東方的守護者,大氣與光明的力量,請與我們同在
南方的守護者,火焰與勇氣的力量,請與我們同在
西方的守護者,海洋與愛的力量,請與我們同在
以女神之名,聚集到我們身邊,守護我們。
~節錄自Silver RavenWolf, 《To ride a silver boomstick》P.25
祈禱文二
喔,女神,月之女神,神秘的黑夜女主人。
繁星圍繞的銀月,請降臨此地
白色的光芒祝福此時此地為神聖的。
在黑暗之中看見您的智慧
在月光之中看見您的美麗
在新月之中看見您的永恆
請賜與我們您的祝福,與我們同在。
~節錄自Silver RavenWolf, 《The Ultimate Book of Shadows for the New Generation》P.313
祈禱文三(女祭司/祭司)
月亮女神(此處可以用月神名或是女神名)
您是眾神之后,夜晚的明燈,一切自由生物的創造者,男人與女神的母親。
所有女巫的守護者也是太陽的愛人。
降臨吧,帶著您月光的威力。
今晚就是新月,新生力量的最高峰
您觸碰著世界的陰影,黑暗散去,光明重現
我們榮耀您。
祈禱文四(眾人一起念)
月亮女神(可以使用月神名或女神名),新月的聖女,夜晚的旅行者
您讓我們在今晚歡聚一起,榮耀月光的美好
我們召喚你同在,成為我們的一份子,將我們帶入你的月光森林中
在你的吹息之中,以愛與慈悲祝福我們,讓我們以凡人之軀與你共舞。
我們向月亮祈禱,我們向月亮祈禱,我們向月亮祈禱
~改編自Scott Cunningham《Book of Shadows》P.58
祈禱文五
牛奶(酒)
傾聽我們的召喚,古老的力量
月光的女神請以您無限的愛賜福於這牛奶(酒)
成為我們的力量,流動在世界之中
蛋糕
神秘的女神與偉大的父神
請祝福這塊蛋糕到我們的身體之中
帶給我們健康,財富,力量與平靜
~SEER
祈禱文六
月亮的女神,溫暖的夜晚之火,眾神的母親
新月的女神,野生動物的守護者,夜晚的光輝
感謝您今晚降臨此地,帶給我們力量與智慧
感謝,感謝,感謝。請帶著我們的感恩回到月亮之中。
北方的守護者,請回到高山大地之中
東方的守護者,請回到太陽升起之處
南方的守護者,請回到火焰光明之地
西方的守護者,請回到海洋洄瀾之中
感謝您今晚的守護,我們永遠記得您的愛
參考資料
- D.J.Conway, «Moon Magick»
- Scott Cunningham, «WICCA the guide for the solitary practitioner»
- Dorothy Morrison, «Everyday Moon Magic»
- Janet & Stewart Farrar, «the Witcies’Goddess»
- Silver RavenWolf, 《The Ultimate Book of Shadows for the New Generation》
- Scott Cunningham,《Book of Shadows》
※ 部分圖片來源為網路圖片,如有侵權請告知
發表迴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