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英國行記】9th MAY, Canterbury 坎特伯里之二

這個slideshow需要JavaScript。

在坎特伯里(Canterbury)的早上充滿學生的笑聲,這裡有一所國王學院(King’s School),學生都穿著制服上下學,據說一個學期需要2000磅,真的是非常高貴,但是看得出來學生都很有氣質,也不乏華裔。其實坎特伯里有很多華裔在念書,這裡也有不少華人餐廳,但是我是沒有去吃過,因為我在英國吃華人料理就會狂拉肚子……。

早晨通過西城門(West Gate, 參觀昨天看過的塔樓以及最古老的方濟會教會(Order of Friars Minor)的精緻小公園(對啦,就是昨天的,就是很喜歡,所以早上再來看一次)。可能也是因為這一條小河裡面有太多靈魂,據說這裡就是女巫審判的時候,被當作女巫的人會被綁住手腳淹在河裡,如果被淹死了就代表他是清白的,如果沒有淹死那就是女巫,然後需要吊死或燒死。沒錯,不管怎樣都要死,這種理盲的狀況怎麼會發生在理性自居的英國人身上,由此可見恐懼實在令人害怕,而無知令人恐懼的程度超過人類自己的想像。

坎特伯里的遊客中心設在圖書館裡面,還可以看見一些畫展還有當地名人錄,拿了資料之後我就直奔坎特伯里座堂(Canterbury Cathedral),這個有名的教堂門上有一個青銅的耶穌像,是亨利七世(Henry VII)紀念他16歲就死去的大兒子─亞瑟(Arthur Tudor)所做的,大概是1990年才放上去的。走入前庭之後,雄偉莊嚴的教堂就在我眼前,我感到十分熟悉,就像自己曾經在這個教堂待過一樣,其實走入坎特伯里的時候我就感覺到自己好像在這塊土地上待過很久,城牆於我或教堂於我就像是曾經觸摸過的一草一木。

坎特伯里座堂建立在597年,是由聖奧古斯丁(St Augustine)親自監督的座堂,聖奧古斯丁自己也有一座 聖奧古斯丁修道院(St Augustine’s Abbey),跟聖馬丁教堂(St Martin’s Church)一樣都屬於古蹟,在英國宗教史之中舉足輕重,甚至有六位國王在這裡加冕,形成一個六王之幕的門。在這裡有四位總主教被暗殺,其中就是成為第二位聖人的湯瑪斯·貝克特(Saint Thomas à Becket),他是當時(西元1170年)亨利二世(Henry II)的好朋友也是左右手,但是他們兩人常常因為一些政治意見上不同而爭吵,一直到當年底(1229日)亨利二世突然起了厭倦之心希望有人去處理掉這個主教,因為貝克特希望可以阻斷國王對於教會的干涉權,要收回教會的司法權。結果君命一出就有四位男爵騎士前去執行,在祭壇前殺死正在做晚禱的貝克特,而在貝克特喪命之後,亨利二世的刀下留人命令才到,但是這一切已經來不及了。1173年貝克特被教廷封聖,1174年亨利二世赤腳走到教堂的貝克特墳前贖罪請求赦免。

或許是因為這裡是一個重要的信仰中心,整個教堂都呈現一種非常莊嚴的感覺,在英國我對聖保羅的感覺是聖潔溫馨的,索爾斯伯里大教堂則是溫柔感性的。而在這裡有一種非常肅穆而令人不禁挺起脊椎的感覺,雖然在教堂中非常涼爽,但是我的身體卻異常熱汗直流,感覺好像有一把火在心裡面燃燒,不是憤怒的那種,就像是一種熱血的沸騰在心裏。這個教堂最神奇的地方是:雖然在1067年被燒毀,11701174年重建後經歷了亨利八世的摧殘(因為那時候英國國教跟天主教之間的矛盾)以及希特勒的轟炸,就算周圍五百棟房屋全毀,但是教堂卻依然毫髮無傷。或許人們心裡面也認為這裡有非常重要的聖人所在,貝克特的法力無邊吧。

坎特伯里大教堂之中,美麗的受洗台值得一看,然後有很多小小的禮拜堂,以及黑王子(the Black Prince)的墓。整個教堂可以說是非常莊嚴而華麗,所有的彩繪玻璃都有強烈的故事性,就像是教堂西面的牆上,十三位耶穌先祖的彩繪玻璃流傳已久,而在聖三一祭壇處所釋放出來的能量令人感覺到炫目。這裡原本貝克特主教所使用的祭壇已經被摧毀,因為亨利八世認為對他的崇拜已經威脅到自己的地位,所以長年點著一個蠟燭代表,周圍裝飾的馬賽克地板則是四季以及十二個星座,非常有古老的力量,也充滿了羅馬風情。

而地宮正是我非常推薦一定要參觀的地方,雖然這裡不能拍照,但是卻充滿了神秘能量感覺。當我準備走入地宮前,整個頭頂的血管都在震動,就像是經歷一場神秘的大儀式一樣。一股強烈而深沈的悲傷湧現出來,就像是全身心地進入一個神秘經驗一樣,全身的毛細孔都張開而噴發出來。地宮裡面的耶穌禮拜堂充滿一種光明的力量,雖然我們在地宮,但是隨著窗戶射進來的陽光以及強烈的皇冠與字母風格,形成一種讓人渾身都充滿光明面的感覺。而聖加百列禮拜堂最有趣,因為我正靠近時就聞到一股花香,很像是百合花的味道,但是其實整個地宮沒有插花,走進去之後果然就是聖加百列,他對聖母做受胎告知的畫面。

而地宮裡面最強大也最精彩的就是聖母的禮拜堂,聖母其實是地下的總管,因為人們前往朝聖之路上,在地上敬拜聖湯瑪士的聖龕,而同時在地下敬拜著聖母瑪利亞,天使軍團最高領袖,也是穿越東西文化,謎一樣的處女聖母。在她的力量之中,我感覺到一股強烈的和平感,你可以走入一個內圈對聖母說話,點起你的蠟燭。我如此照做了,感覺到聖母的能量就像是一層薄紗一樣在這裡籠罩著我們,在這微光黑暗之中,就像是在她的子宮裡一樣溫暖。我在這裡待了許久,念著聖母經:萬福瑪利亞,妳充滿聖寵。主與妳同在。妳在婦女中受讚頌,妳的親子耶穌同受讚頌。天主聖母瑪利亞,求妳現在和我們臨終時,為我們罪人祈求天主。阿們。

雖然我自稱異教徒,但是我認為瑪利亞的形象超越了宗教,嚴格來說她就像是天主教中的女神形象,在一個謎一樣的身份之中,接管了整個天主教文化中的慈悲與溫柔。如果沒有她,我難以想像悲傷如何撫慰,如果沒有她,我更難以想像哀慟如何平復。直到現在,我都會誠心祈求聖母的加護,為了我自己的母親以及家人,還有所有我愛的人或者愛我的人們。

教堂外側的花園值得參觀,我就像是重新學習了各種藥草學一樣,很多藥草都有標示而且非常清楚,遇見超多藥草本尊應該就是意外的聖母禮物吧。

離開教堂之後,我參觀了很多小教堂還有約翰圓頂花園(Dome John Garden),但是老實說,我可能尚未從教堂的餘韻甦醒過來,在這個視覺裡面都像是古代與現在的疊影穿梭一樣。所以我又走回西邊的花園,決定來一點小甜點,不過正好讓我看見共濟會的標誌,所以誤打誤撞進入了全英國共濟會(Freemasonry)收藏最完整而且還在運作的組織之一,這個小小博物館收藏很多共濟會的標誌以及照片,但沒有什麼紀念品可以買就是了;不過是免費的,對於共濟會有興趣的人們可以走入看看喔。

在公園裡面坐到風開始轉涼,我準備回家煮晚餐,第二天要回到倫敦跟夥伴會合,在倫敦待幾天之後就要開始蘇格蘭之旅了,真是非常令人期待。

 

*5/10-11因天候因素並無遊記,5/12參觀國家藝廊

發表迴響

Create a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com Theme: Baskerville 2 by Anders Noren.

Up ↑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