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元素能量淨化系列-元素雜論 .

這是起源於古希臘的文明中對於世界構成的四大基本質:土、氣、火、水,這個理論受到埃及的一元質論以及巴比倫的多元質論影響,一些哲學流派曾經個別將水、火、氣及土當作是最原初的物質,這些學說最後由畢達哥拉斯Pythagoras提出原始間單的理論之後,恩培多勒克Empedole將其整理為一個完整系統的學說,說明宇宙間永恆存在的物質狀態,其他還有愛恨兩種抽象元素。

 

而我們現在所熟知的四元素論,則是由亞里斯多德Aristotle將其發揚光大,並且轉換成四種屬性:乾濕冷熱這四種原始性質,而熟為人知。到了中世紀之後,煉金術者將這四大元素看作是重要的煉金元素,並且將四大原始性質當作是煉金比例的重要概念並且也影響後代許多神秘學理論,如占星的四元素分類法。

 

而中世紀後半葉煉金術者將這四大元素擬構成四種掌管世間元素的意志體(精靈)看待,將原本主張物質的學說轉換成一種能量(力量power)與內涵來看待,尊崇這四種存在於宇宙之間能夠轉移成各種物質型態的力量以及其精靈與神祇。這個看作法後來受到自然魔法崇拜的大量運用,繁衍出許多依此為據的理論概念。

 

四大元素,四這個數字對應著"穩固"的意涵,象徵統合身心靈三大層面之後更進一步向更高靈性發展的調和穩定階段,介於三與五之間的一種調和以及固定的數字,加上他是屬於偶數,本身就具有雙重二元性的抗衡拉鋸力量,正如同這四股能量總是需要互相平衡,才能夠使生命狀態達到合一完整。

 

因此在神秘學中,這四大元素有廣泛的用途,不僅扮演了占星學中四種屬性分野,而且也象徵了四方四靈的力量,成為進行儀式時重要的守護力量以及穩定能量場的作用,甚至成為獻祭的聖物。傳說只要能夠協調這四種元素,甚至可以進行改變天氣的儀式,因為這四大元素就已經是物質界形成的重要本質。

 

而在其他學說之中也有元素說法,例如佛家或是印度學說則將其宇宙構成看作五大元素,簡稱五大:地水火風空,這裡的四大則是一種現象(因緣),從山嶽土地為土大、海洋河流為水大、日光熱力為火大以及空間風流為風大。推至人體則是骨骼肌理為地大、血液體液為水大、溫度為火大而氣息為風大。不過發展到佛家後,主張四大皆空,因為這四大還只是物質界的理論,並不符合"空中妙有"的概念,因此這四大並不是西洋的四大元素,至少前者敘述的是四種現象狀態,而後者起源於四種本質,或許有所異同。

 

而在神祕學的領域中,除了這四大元素之外,通常也會加上第五元素:乙太(ether),或許有人將他看作是精神或是靈(spirit)也有人稱作精華或精髓。這五大精質被視為儀式或是符咒的基本需求。

 

接下來我所要分享的是這四大元素的資料,以及在能量上該如何運用在協助淨化自身以及周圍環境的能量。我們將從認識各種元素的基本意涵以及設定,進而認識與他相關的象徵物或者是神衹,以及該如何用以協助淨化自己的能量與空間的能量。

發表迴響

Create a website or blog at WordPress.com Theme: Baskerville 2 by Anders Noren.

Up ↑

%d 位部落客按了讚: